壑的人,一步步走得稳,不急不缓,更是心性坚韧的人,她决定的事,绝不会改变,尤其是在关乎国策的大事。 “趁着眼下世族们的目光盯着所谓的皇夫,加快脚步,昭告天下,天下凡有想读书,好读书者,可入洛阳,洛阳兴太学,另有武校,不仅培养治国谋略之人,更教安、邦定国之武将。” 听到曹盼这样的一番话,钟繇几个老臣皆是满目惊叹,而郭夫人出列问一句,“陛下,可分男女?” 本来就为曹盼所震憾的人,再听到郭夫人这一句,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 “自然是不分的。朕如今缺人得厉害,人只要可用,不论男女。”曹盼用的借口也是光明正大。世族一个个有多拿娇,崔琰、荀攸、钟繇他们不知道? 知道。然而偏偏曹盼不是一个肯叫人拿捏的人,想她自幼手中无兵无权之时,借着曹操的势都能让世族一个个只能老老实实的为之所用,更别说眼下已经登基为帝,大权在握。 曹盼十余年的经营,虽然不是一开始就为了帝位而作为,却是一开始就明显要压制于世族而为之的,所以,曹盼是有能力与世族们抗衡的。 而世族被曹盼拆了坞堡,缴了部曲,田地也被分得七七八八的,他们不能跟曹盼硬碰,但是也没有一个咽得下心中的恶气,心甘情愿的为曹盼尽心心力的谋划,办起事来也是能拖就拖。 这一切的一切,曹盼都看在眼里,也知道这是世族们无声的抗议。因为没有人手的替换,曹盼只能暂时忍着,但并不代表她就要一辈子忍下去。 恰恰相反,曹盼忍一时就是为了将来可以不再忍。为了不再忍,曹盼当然要将一切都准备起来。 目光看向周不疑,周不疑与曹盼点了点头,曹盼明白,他们多年在上庸、汉中、凉、并、幽、翼等州小有成就,只待曹盼再大力的推广,也让天下的人都看到出头的日子,将来,这些准备都将会促成曹盼想要的局面。 “如此。不分年纪,只要想读者皆可入太学,那若是天下人一拥而至,太学装不了那么多人。”此时的刑部尚书已经由崔申顶上,韩宿那位聪明人,随着曹盼的帝位越来越稳了,他又不是多尽心的人,衡量之下,果断地辞官给崔申上位。 墨问接话道:“各州郡之中,陛下不是早就已经让人开了不少私塾。” “无知知朕。”曹盼赞赏的给了墨问一个眼神,墨问笑作一揖。 “太学之中,凡入者都需经过考试,考过了的便能入太学,不过的,天下私塾皆是朕以盐利而建成。无论何人,各地之私塾,朕以三年免束修而供之,想读书的人,不是只有太学一条路,太学,只是让人更进一步的地方。” 听着曹盼道来,敢情人家早就有所准备了,各地设立私塾,那是曹盼多少年前就做的事? 曹仁跟夏侯惇对此事是清楚的,那是曹盼以纸利要求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纸利所得,设以私塾,不仅是让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能够读书,凡四周县郡,远来求学者,皆纳之。 他们想的没有曹盼那么长远,但是曹盼当年就有部署,如今,算是开始收获了? 谈收获还言之过早,曹盼心里清楚着,想凭区区十余年的光景就想斗赢世族,动摇世族们的地位,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这个先例曹盼是一定要开的,否则让世族壮大,如曾经史书上记载的九品中正制,不过是曹丕不得已与世族妥协,又要安抚勋贵寒门的办法。 到了最后,世族再次垄断了天下的权势,寒门庶子没有挤身的机会。皇帝是什么?皇帝也得看世族的脸色,世族不高兴,直接就让皇帝不高兴。 以史为镜而知兴替,科举之制誓在必行,但是,曹盼必须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推行,最重要的更是要有人,有参加科举的人,否则她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太学,就是因此而起,曹盼目光尽是坚定。“以考试而录取,所有参考的人,不问出身,籍贯,年龄,只要通过考试的人,皆可入太学。考试的内容,不仅需有书中的知识,为官之道,民生百态,都需得有。” 曹盼把自己的要求道来,荀攸吐了一口气道:“陛下究竟要的是太学的学生,还是能为陛下治国安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