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

第244节


?“我不如尚书令多矣。”崔琰再与曹盼作揖,承认自己不及于曹盼。

    曹盼连忙道:“崔大人此言差矣。我尚年轻,有很多事还要向崔大人学习。今有一事,还望崔大人相助。”

    朝着崔琰作一揖,十分的郑重,崔琰想都不想地道:“尚书令有何事只管开口。”

    救命之恩,加之曹盼的出发点至公至正,崔琰是由衷的佩服。

    故而他也相信,曹盼开口要他帮忙的事也一定是利于天下之事。

    “自铜雀台建成,阿爹聚天下士子于邺城,这些年来有赖子建哥哥聚天下才子吟诗作赋,畅谈天下局势,颇有畅所欲言的感觉。崔大人因言而入狱,我想请崔大人也上一趟铜雀台。”曹盼将自己要做的事说出。

    崔琰一时没明白,“尚书令让琰上铜雀台,是要琰说什么?”

    “说崔大人自己想说的话。”曹盼这般地说,更让崔琰愣住了,说他想说的话,他想说的……

    拿眼看向曹盼,崔琰道:“尚书令果真知道琰想说什么?”

    “我最知道的是,崔大人对于我阿爹称王之事颇有微词。”曹盼如此的回答,崔琰怔怔地看向曹盼。

    曹盼道:“崔大人以为,春秋微言大义,因何而来?”

    崔琰道:“集百家之所长,广开言路,无不可言,无不能言。”

    “正是。春秋战国之时,虽然诸国纷争不断,却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今我等所看所学的,皆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百家争鸣,百家齐放,那是何等辉煌的时候。”曹盼提起那个时期也显露出了她之向往。

    “秦始皇焚书坑儒,虽为天下安宁,却也同样毁了许许多多的文明。但那些文明都是人所创作,先人可以,难道我们就不可以。我想要做的是,以邺城为中心,以崔大人为开始,开天下之言路,天下人,畅所欲言,道天下对错,共建一个太平盛世。”

    由曹盼描绘出来的蓝图,是让崔琰震憾的,也是他所向往的。

    “以言获罪,我希望崔大人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曹盼很认真也很真诚地告诉崔琰。

    崔琰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地与曹盼作一揖,“琰,愿尽绵薄之力。”

    故,崔琰刚叫曹盼接出了狱,第二日便上了铜雀台。

    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将自己何以入罪,又为何而能够出狱一五一十的写明了,再以自己为例,道尽天下因言而获罪,因直言而死之人。

    崔琰是一代大儒,文章写得是极好的,他毫不掩饰的写明自己对于入狱早已做好了冤死的准备,他也直言因为畏死,无数的人心中有无数的谏言都只能藏在心中。

    人皆求生,那样做的人没什么不对。但于天下而言,不能直言,有问题不敢提,有委屈不敢诉。人呐,能忍得一时,如何能忍一世?

    强秦何强,却因太强,不纳谏言,而令百姓胆寒,当百姓无法承受了,一起起来反抗的时候,纵然昔日灭了六国的大秦军队,依然无法阻挡大秦的覆灭。

    故,今魏王以铜雀台为始,开天下之言路,天下之人,天下之士,只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是啊,在来见崔琰之前,曹盼已经取得了曹操同意,广开言路。借崔琰更好的收天下士子的心,曹盼取得了曹操的保证,无论他们说什么,曹操都不能将他们下狱,曹操点头同意了。

    崔琰的文章他也看了,不得不说确实写得很好,虽然在其中他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好,但是只要结果是好的就好。

    随着崔琰此文一出,以己为榜样,他在写了这篇文章之后果然还是安然无恙的做着他的官,似乎之前他下狱的事并不曾发生。

    这样一来,也就有胆大的人开始对朝廷诸事发表意见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从铜雀台传出,当然也传到了曹操与曹盼的耳中。

    所有人在铜雀台上说的话都有专人记录,随后一致送到曹操的手中,曹操翻看了几天,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你这广开言路还是有些用处的。”曹操这般的评价。

    曹盼道:“若是没有用处,那还开来作甚。言路啊,纳天下之谏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知天下事,不知天下人所求,如何对针下药?拔除病根?”

    “你那作坊里的墨家人,被旁人抢走了不少。”曹操翻着现场记录的册子说了一句。

    曹盼道:“能抢得走的证明不该我得。”

    一眼瞥了曹盼,曹操道:“我的大寿,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卖了个关子。

    ?m.BowuCHin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三国之顾盼生辉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