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雁回是个感情丰富之人,闻言眼圈通红,唏嘘不已。 “大哥就是因为此事,才没有去考秀才么?” 杨鹤点头道:“大哥得知此事后,伤心癫狂之下,竟将他房里的四书五经全烧了,说读书做官又有何用?爹娘又急又气,可见他如此,又不忍苛责。当时已是寒冬腊月,转瞬便到了次年二月,大哥无甚心情,便没去考童子试了。” 原来如此。想不到这其中,还有这么一场缘故。 杨雁回又问:“那再后来呢?那位使臣可有为林典史和余阳百姓做主?” “当时被派去的使臣是左都御史邵正祥。邵大人千里迢迢赶赴余阳,查明林典史奏疏所言属实后,即刻上疏复命。圣上下旨严惩余阳所属府、县各级官吏,减免余阳百姓年赋两万石,并发放救济。可怜林典史的妻女,连返乡的路费都没有。幸而朝廷下旨赏赐她们母女公田百亩,着监察御史祖新明护送她二人回余阳定居。圣上感佩林典史,便厚葬于他,并为他树碑立传。余阳百姓也为他集资立祠。真可谓备极哀荣。” 备极哀荣又怎样呢?如此古今难见的好官,到底还是缢死在了登闻鼓下。 幸好他并没有白死,余阳百姓得救,贪官污吏受惩,妻女得以度日,想来林典史在天有灵可瞑目矣。 杨鹤又道:“据闻当地百姓还为林典史的祠庙,题了一副楹联。” “题的什么?” “一点丹心全赤子,九重红日照青祠!”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余阳典史林胜卿,原型就是明洪武年间的龙、阳典史青文胜。 不过作者只是借用了青文胜的事迹。文中后面会涉及到的与林胜卿相关的事件和人物纯属虚构,跟青文胜毫无关系了。 有关青文胜的史料记载很少,作者只在《明史·一百四十卷》见到过短短几行字。 有些高中的语文习题书里,出现过《青文胜为民请命》的文言文。基本上都是直接摘自《明史》。 作者问过两个学历史专业的老同学,也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就连写明朝历史十分详细的优秀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都没有提过青文胜。他在历史洪流里,实在太不起眼了。 这样一个官吏,实在是不该如此冷门啊。 大家可以百度青文胜, 或者青文胜为民请命,详细了解一下。 最后,恭祝大家新春愉快。 ☆、故人·往事(下)(二更) 因京城距离余阳太远,邵正祥去时费时颇多。查明林胜卿奏疏属实后,禀明此事的文书又耽搁十日之久,才递送到今上手中。 因此,林胜卿为民请命一事尘埃落定后,早已过了次年二月。 那时候,杨鸿不仅错过了童子试,还跟廖先生闹翻了。 对于林胜卿的所作所为,廖先生并未有多少感佩之意,反而当着众位学生说他“以一死成就身后之名,至君主声誉于不顾,非人臣之道。” 廖先生并不十分欣赏林胜卿其人。他最初收留林家人,不过是碍于曾经有几分浅交,加之也对余阳百姓生出几分同情之心罢了。 后来,高主簿又帮林胜卿付了他几两银子作为房租及伙食、火炕熏笼等等日常开销,他就更没什么不乐意了。 高主簿住在丘城县衙附近的官舍,距离京中比白龙镇远上数十里地不说,林胜卿也无法带着妻女住进去。若非如此,只怕林典史最初便不会来投廖先生,直接去高主簿处即可。 杨鸿对廖先生的行为很不满,直言死者为大,廖先生不该非议已故友人。 廖先生对杨鸿的态度更不满,仍坚持林胜卿的行为有过失。还说什么“他怎知耐心多等几日,不会有人受理此事?又或者,圣上只是那几日太过忙碌,压了奏疏尚未来得及批阅也是有可能的。既有心报效家国,便该当爱惜性命,怎能草率轻生。” 杨鸿只是冷笑,“多等一天,余阳百姓便要在水深火热中多待一天。多等十天,还不知要再枉死多少无辜百姓。余阳生灵涂炭,林典史所上奏疏却石沉大海。他连日奔忙,可却无一位被拦轿的高官肯发一言。此事分明就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