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士等人因为要考虑到选民的情绪,他们皆认为可以接受。华莱士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如果因此能少牺牲成千上万的美国小伙子,那么我们就算是赚到了。” 将军和政客们的立场截然相反,而罗斯福显然偏向于政客们,于是一次扩大会议就此召开,恰在此时,日军一支奇兵偷袭了澳大利亚的凯恩斯,造成了当地美澳联军伤亡三千余人。于是政客们的话语权立刻得到了增强,罗斯福也就顺应民意签署下了总统命令,同意为了缓解澳大利亚危局而以两个航母舰队的代价换取学兵军十万大军的支援。 罗斯福署名要求驻广州总领事乔治为谈判代表的电文很快就传到了广州,欧阳云接到消息当时就乐了。美国人绝对不会想到,日军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突袭凯恩斯,那是因为学兵军总司令部的授意。欧阳云和常根、单人雄苦心谋划的“偷天换日”计划终于开始有所收获了。不仅美国人根本想不到,日本人也不会想到,擅自率军偷袭凯恩斯的日军指挥官佐佐木正太乃是学兵江一戈冒充的。而更恐怖的事实是,学兵军通过“偷天换日”计划混进大阪第四师团的一共有三十余人,其中有三人已经是将军级实权人物。江一戈因为在棉兰老岛战事末期突出的表现而深受小泉敏一郎的器重,大阪第四师团最终虽然被迫回归陆军建制,但是佐佐木正太的地位却已经牢固下来。此时升为少将的他,手下部队已经超过了万人。 “偷天换日”计划和参与此计划的相关学兵乃是学兵军的最高机密,知情者只有欧阳云、常恩和单人雄三人。江一戈的这次行动是总部第一次启用“偷天换日”,曾让欧阳云等人很忐忑,但是结果却让他大喜过望。可以预期的是,江一戈等人因为还年轻,又在海外战场可以肆无忌惮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必定还会有更加远大的前程。而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学兵军的收获就会越大。 第2170章 三泰烽烟再起 到了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忽然发展成这般摸样,这固然是欧阳云所期望的,但同时也让他心生忐忑,不知道等待中国的将是福是祸。因罗斯福的求援电报引发的深思让他最终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不管世界战局如何变幻,他要想完成陈老将军赋予的穿越使命,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保证自身能力足够强大,唯有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有从这次旷世大战中谋取足够利益的可能。曾经的二战成全了两个超级大国,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按照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意志运转,而中国也成了受害者之一。欧阳云本人或许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是国家意志决定了,如果他希望中国从此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唯有沿着现在的这条路走下去,让学兵军变得更加强大,然后让中国成为世界秩序的制定者。 坚定了这样的信念,欧阳云变得特别现实,于是他没有再逃避罗斯福的求援,而是狮子大开口开出了两支航母舰队的条件。一支标准的航母舰队将包括一艘航母、两艘重型巡洋舰、三艘驱逐舰还有两艘潜艇、两艘补给船,换算成美元的话在八亿美元左右。这个时候,八亿美元可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当欧阳云开出这样的条件时,学兵军知情者都以为他根本不想答应美国人的要求,这是故意开出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呢。所以,当他和乔治签下协议,拿到了两支航母舰队的所有权合同文书时,知情者全被震惊了。欧阳云刚刚开始打造航母舰队的时候,学兵军高层里面反对者颇多。他们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一点,其一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学并军尚没这个经济能力;其二从战争需要考虑,认为学兵军目前的主要战场在国内而不是国外,所以建造远洋舰队有些多余。而如姜树人等对学兵军财经状况特别明了的政治高官,他们私下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更坚决认为,学兵军目前尚无能力打造一支规模远洋舰队,总司令此举很有可能正如西方人所说的那样出于海洋情结,就是为了玩票。 事实却刺瞎了他们的眼睛。学兵军并没有投入太多的钱,但是学太平洋舰队却成功的搭建了起来。不仅如此,短短两年多时间,学太平洋舰队就成了一支拥有三艘航母、两艘战列舰的超级舰队。随着学太平洋舰队不再是军事机密,相关报道见诸媒体,学兵军治下的军民固然是倍感欢欣,民心士气为之一振,当初的质疑者们也终于闭上了嘴巴。欧阳云组建远洋舰队之初,蒋光鼐也是反对者之一。蒋光鼐反对的理由只有一条,认为在大部分国土沦丧之时,学兵军的主要战场在陆上的时候投入太多资源发展远洋海军乃是舍本逐末,会影响到陆上战局。现在,在学太平洋舰队成功的将学美联军从棉兰老岛上撤出来以后,他认识到了拥有一支远洋舰队的好处,立场也改变了。于是,当欧阳云将和乔治签下的协议拿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