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突然变成四个月,大家伙儿都紧张起来,之前闲散度日的也在抱佛脚,抱佛脚的同时还有人抓紧走关系。 三月份有两位侍读学士家中办酒,捧着古玩字画过去的把他们门槛都磨平了一寸。 后来五月份,掌院学士家中母亲过寿,阵仗更不得了。 皇帝听说之后,找来心腹,也没多说什么,就扔过去一本折子,拉开正是这届庶吉士名录,皇上拿朱笔在成排的名字上画下三个红圈,问他明白没有? “明白,臣明白。” “知道怎么做?” “请皇上放心。” 第77章 庶常馆里这些人,能留下的实在不多,多数都要外放出去从地方官做起。要说大家肯定都想留,送礼走人情也是为了能留下,这样官途更顺。本来几位能做主的翰林官已经默契的定了几个人,卫成他们看得很重的散馆考核其实就跟走过场似的,像他们这种没出身没背景的,再有本事都难留下。 没想到的是乾元帝会横插一杠,他提笔圈下三个,让本就不够分的名额更不够分。 大家心里门清,有人要陷入收了重礼却办不成事的窘境。 试想,能备下重礼并且在你家办席时堂堂正正送来的,能是普通出身?要是开始就婉拒掉,人家兴许只会骂一句,转身还能走其他门路。你礼也收了,拖这么久,眼看都要考核现在说事情不成,哪怕把当日收下来的重礼悉数退掉,也一样是得罪人。 有人去尝试过。 那边也是望门富户官宦人家,说什么就算生了变故,名额压缩,哪怕只取一个,也得给我家的留下。说得没这么强硬,意思就是这样。 留在翰林院是走捷径,外放出去等于绕个大圈,这些出身好门第高不用出去捞钱的,谁愿意外放? 这么一来,事情就棘手了。 翰林院内部一度争得特别凶,打破头都要抢那两个名额,平常关系不错的同僚吵得都快没法见面了,就有人说,不然去个人给皇上谏言,让皇上知道他点这三个并不是最好的,让他们抢去名额对其他人太不公平,请皇上三思。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自己心里都没底,他们想到这可能招来两种结果:要么皇上听进去了,同意根据散馆考核的成绩公正取人;要么皇上一意孤行,到御前谏言的恐怕要吃排头。 “总得试一试吧,我也想知道皇上凭什么点这三人。” “那谁去?” “一起去吗?法不责众嘛。” 聚一起的人多,他们胆子都大了不少,当真进宫去求见了皇上,说得倒是委婉客气,说不是很懂为什么选中这三人,想请皇上明示。又说自古以来都是看散馆考核的成绩取人,提前内定对其他人不公平,翰林院乃是至清至廉之所,这种事,实在难以接受。 在官场上混的时间长了,睁眼说瞎话也不会心虚,就像这会儿,一个个的言辞振振,乾元帝气笑了。 他盯着面前这群人,过好一会儿才从旁边取出一本折子,抬手就砸在带头那人身上。 “知道这是什么?” “臣等不知。” “那就捡起来看看。”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人弯腰将折子捡了起来。捡起来展开看清楚上面写的什么,几人心中大骇,腿一软噗通跪了下来。 乾元帝本来坐在御案之后,这会儿他站起来了,他放慢脚步走到这几人旁边,居高临下说:“你们说翰林院是至清至廉之所,说要公正,要凭散馆考核的成绩取士,这就是所谓的公正?……说话啊,这就是所谓的公正?朕圈人的时候就在想会不会有人厚脸皮来问,结果还真来了,一来一群,来得好,来得真好。你们想知道朕凭什么圈这三个,就凭他们立身正做人清白知道要留在翰林院得凭本事没使那些龌龊手段。你们要朕相信这三人不行,真正出色的是这些走门路送礼的,这些既然那么出色,还走什么门路?什么礼?” 乾元帝就站在那儿等他们解释。 这些人都吓破胆了,起初压根没人开口,过会儿才有人说那是生辰贺礼。 皇帝刚才还是一字一句慢慢在说,听到这句辩解,他火气陡然上来,问你区区一个翰林学士到底多大体面?过个生辰收礼比皇帝还多。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臣一时糊涂!”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