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他不知皇帝陛下意思,但也知道这对他并无坏处,便懒得纠正,任由曾毓想错了。 余柏林看着这“胆大包天”,在鹿鸣宴上“讽刺权贵”的吴怀,问道:“听你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 吴怀饮了三杯酒后,脸上有些潮红,在听了余柏林所说话之后,脸色突然血色消退。 但上官询问,吴怀不得不据实回答:“学生……学生原籍闽南。因……因祖父获罪,家人随祖父来此地。” 刘仪听后,脸上也立刻血色立消。 他只知吴怀才华横溢,家中似乎条件不好,但并未深究吴怀家世背景。 吴怀家中居然是流放罪人?他若事先得知,定不会取吴怀为解元。 他居然还在鹿鸣宴上举荐吴怀?!当真是十分气恼。刘仪只希望余柏林听后,不要动怒。 余柏林也有些惊讶。 吴怀既然能参加科举,那想来吴怀祖父获罪后,一家虽被流放,但并未剥夺其取得功名的权力。 只是一般这种背景,若被考官得知,多半会遭到歧视。哪怕才华横溢,也会斟酌一二。上榜都难,更何况夺魁。 吴怀能瞒到现在,大概是因为获罪者乃祖父,也可能罪名不深。时过境迁,便让众人差不多忘记此事了。 若不是余柏林无意间提起,吴怀肯定不会将此事主动泄露。 余柏林心中十分无语。 看来吴怀是慌神了,以为自己露馅了。其实余柏林只是单纯好奇口音而已。 若是吴怀心中镇定,回一句“原籍闽南”即可,不用多说。虽说华夏民众安土重迁,少有迁徙。但因各种原因迁徙的人也不是没有。吴怀原籍闽南并非多令人匪夷所思。 看吴怀这样子,余柏林有些于心不忍。 余柏林看过吴怀文章,又听其诗句,由文观人,觉得此人心中不仅有才气,也有一番气度。且吴怀得中解元之后,他在从县试一路走来的经历也为人所知,其事迹都表明,这是一个持身以正的读书人。 若因自己一时好奇,而让吴怀前程受阻,余柏林觉得内心有愧。 不过余柏林还未开口,曾毓便先道:“你祖父因何事流放?” 吴怀垂首道:“因擅自耽误劳役。” 曾毓道:“你祖父可是名为吴珅?” 吴怀疑惑道:“祖父名讳的确如此。” 曾毓又道:“他人是否还在?” 吴怀道:“祖父三年前已仙逝。” 曾毓叹息:“可惜了。你是由你祖父教养长大?” 吴怀呐呐道:“……是。” 他父亲刚来此地,便水土不服,去世了。之后他母亲也相继离世,是祖父祖母拉扯他长大。 四年前祖母因病去世,不到半年,祖父也忧思成疾跟着去了。家中只留他一人。他一腔诗书,全是祖父教授。 曾毓对余柏林道:“此子不错。” 在明知祖父之罪可能对自己前程有极大影响,且在这么多人面前被逼问,吴怀在提起祖父之时,脸上却是敬重怀念明显大于窘迫之意。可见此子孝心。 余柏林知道这大概有内情,不过这不是询问的时机,便准备私下再问问曾毓。 曾毓已经对余柏林夸赞吴怀,其意就是让余柏林将此事圆过来,别让吴怀因此事影响科举。 若吴怀此事传开,又被误传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