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杜氏道;“一十五岁,今年及妍。” 文氏说了句,“好,两个都好。” 招呼傅书言,“傅七姑娘,过来我看看。” 傅书言上前,太子妃文氏上下打量,天然美玉,不加任何修饰,道;“我几年没见,傅七姑娘长成大姑娘了,水灵灵。” 笑着朝杜氏道:“七姑娘给我做儿媳怎么样?七姑娘跟我们家昀儿有缘,国公夫人见过我们家昀儿,对我们家昀儿可满意?昀儿可配得七姑娘?我今日讨夫人一句话,就把亲事定下来。” 杜氏没有思想准备,本来说好是六姑娘给皇孙当侧妃,太子妃怎么说到言儿身上,杜氏想推脱,傅卫两家还没定亲,口头上把言儿和卫家世子凑成一对,原来两个孩子都还小,等长大了再提亲事。 太子妃相中言儿,杜氏为难,傅家跟卫家的关系,已经亲如一家,杜氏希望女儿嫁入卫家,卫廷昶不会让女儿受委屈,魏夫人这个婆婆把儿媳当成亲生女儿,小姑卫昭更不用说,跟言儿情同亲姊妹,这么好的人家,女儿嫁过去杜氏放心。 杜氏又不能得罪太子妃,模棱两可地笑道:“我这丫头还小,不懂事,她姐姐的婚事没定,轮不到她的婚事,我们老太太一刻也离不开我这个七丫头,几日看不见吃不下饭,舍不得她出门,想把七丫头多留几年,太子妃说可笑不可笑,我们老太太还说给七丫头招个上门女婿,可是人老,糊涂了。” 傅书言看母亲平常不善言辞,家里大事取决于父亲,竟然能长篇大论说出这番话,既没让太子妃下不来台,又委婉推了亲事。 以太子妃文氏的精明自然听明白杜氏的意思,话打住不提了。 太子妃文氏没忘了正事,问傅书湄读书没有,六姑娘傅书湄不笨,读书也只用了六成精神,文氏问什么,倒也对答如流。 杜氏在旁赔笑对太子妃文氏道;“我这六姑娘,府里这些姑娘里头,最心灵手巧,绣个花儿、朵儿,跟真的一样,我身上穿的这身衣裳就是六丫头亲手做的,这不来时,还准备了给太子妃和皇太孙妃的礼物。” 杜氏身后的丫鬟把礼物跪着呈给太子妃,太子妃看红绸子蒙着的,揭开,是一架小巧的紫檀底座苏绣桌屏。 太子妃喜欢地放到炕桌上,左看右看,夸赞道:“不错,跟宫中之物,不相上下。” 傅书湄给皇太孙妃礼物拿出来,是一柄娟绣团扇,扇柄五色丝绦打的络子,精巧别致。 皇太孙妃拿着翻过来掉过去看,眼睛里笑容不达眼底,“傅姑娘看来没少下功夫。” 太子妃文氏道;“这都是傅夫人的功劳,庶女都教养这么好。” 杜氏见太子妃夸她,面上有光,喜悦地道:“六丫头从小喜爱女红。” 此时,东宫殿外,高昀步上台阶,进了宫门,往太子妃寝宫里走,隔着层层帷幔,听见里面女眷们说话声,问一个太监,“太子妃有客人?” 太监颇为神秘地凑近,小声道;“回皇孙,庆国公府的姑娘来了,是为皇太孙选侧妃来的。” 高昀唬了一跳,“什么,你说什么,庆国公府的七姑娘选皇太孙侧妃?” 太监道;“老奴听着不是七姑娘,是庆国公府的六姑娘。” 有女眷在里面,高昀不方便进去,把帷幔撩起一条缝隙,视线正好落在傅书言身上,傅书言站在杜氏身后,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转,拘在哪里,百无聊赖。 高昀窃笑,偷看傅书言,傅书言却没发现他。 一个太监上殿,附耳说了句什么,太子妃道;“太子不是去京郊大营了吗?这么快回宫了。” 杜氏知道太子妃有事,急忙起身告辞,“臣妾打扰太子妃多时,该回去了。” 太子妃文氏道;“府上六姑娘头一次进宫,留下住一晚,宫里各处逛逛再家去。” 杜氏谦道:“六姑娘不懂宫中规矩,臣妾怕她年纪轻,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分寸。” 杜氏当然满心愿意六姑娘傅书湄留下,太子妃能开口留人,证明有些意思,不得不这么说,是怕万一六姑娘行事不妥,推卸责任,丑话说前头。 太子妃文氏微笑看了傅书言,“七姑娘也留下陪着你六姐姐,省得六姑娘一个人怕生。” 傅书言想明日进宫上学,留在宫里,上学便宜,少走不少路。 杜氏看看女儿,女儿经常出入宫里,她没什么不放心的,反倒担心六姑娘平常不大出门,道;“谢太子妃对她姊妹俩个青眼。” 杜氏告退,出门乘车走了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