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夫人,娘娘没了。”他从进了宫这顺风顺水的,除了皇帝再没有跪过谁。可这话,他自觉得站着说不出来。 得了消息,田氏一下就厥了过去。还好珍娘和阿丑在。好歹算是把家里的事都能安排下去。又因为路途遥远自家还得把麻衣穿了去迎丧。 周府几乎是倾府上路,骑不得马,也不能坐轿,一路走着,田氏不应该去,可她去了。反正也没哪个能拦她的,阿丑扶着田氏从都城走到孤山侠道时,才遇上往都城回去的丧仪队伍。皇帝仍然在北巡,回来的只有皇后。 田氏一路没有掉一滴泪,见到了棺木坚持要开棺看一看女儿。真正看到里头安然睡着似的人儿,才大声痛哭起来。周氏的人这才举了丧幡。 队伍往回,走到都城远郊,就有农妇沿路跪拜。说是自己家用的犁省力,是享了娘娘的恩惠,若是用旧的犁,又没有女户这样的好事,哪有今天呢?以妇人的力气就算是垦得了田地,种得下田,养得活孩子。也难以在族中立足。 走到了近郊,又有仕子们来迎。或是关先生学馆的与皇后是同门,或是因为其它的缘故而敬佩皇后的。也有高中后已经为官的。关先生站在前面,泪水满襟。 他要是不遇到皇后,没有进周家做先生,大概一生是没什么大的成就。不过是口口相传的名士而已。可却遇见了皇后。 虽然遇到得时候晚,却是学生里最得他心,甚至最令他感到惊讶的一个。后来在皇后的支持下开了馆,从那里学生身上,也似乎看到了一条条不一样的前路。他竟然都生出些热血来,还想着,自己年岁大了,种下了种子,却恐怕看不到长成参天大树的那天。却没有想到皇后先走在了前头。 他迎上去看着田氏,一时竟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权唐。 田氏疲倦,形容憔悴,看到他带的那些仕子,勉强地说“你们不要辜负她。”最前面站着的那些穿着学馆衣裳的小孩们便打头哭了起来,这些有男有女但无父无母,都是周家助养的。站在关先生身边的青年仕子郑重地躬身大礼,身后的人群便像波浪一样一圈圈荡漾开伏身了下去。 田氏哭得太多眼神已经不太好,看不得太清楚,也不知道这波浪是传到哪儿去。 大概是很远吧。 田氏看着那个方向,勉强笑一笑,却垂下泪来。女儿是怎么死的?内侍官说得含糊,都只说是路上颠簸水土不服得了急病。可田氏想,自己女儿不是那么容易病死的。她比哪一个都要活得坚韧,怎么能这样死?明明应该绵长的人生,却因为这样无足轻重的缘故而断在这里。都是因为进了宫的缘故。 她面对这些人群,说“我一时觉得,不该送她去宫里。可一时又觉得,那就是她该去的地方。” 齐田的棺木就这样被迎回了都城,可却没有入葬。 事情出得突然,皇帝在位也只有寥寥几年,虽然按规矩从在位起就得开始修陵,但也修不得这么快。最后传令来,说皇帝叫停棺大庙。 田氏便觉得,女儿受了香火供奉大概能来看一看自己吧,一心就这样巴望着。 她与女儿在后头几年,几乎没怎么见。有时候觉得,已经记不太清楚女儿长什么样子了。哪怕女儿能是托个梦也好。 可一直也没有。这件事竟然就成了心病。人精神越来越不好,把齐田以前在家时往的院子又重新布置了起来。成日在里面打转,夜里也去,总觉得大概女儿会家来看看。她也不想别的,就只是想再看看女儿,跟她说说话。 只是这样而已,为什么就见不到呢? 一次和李氏一道上大庙去时,半路却迎面遇到了个癞头的和尚,别的不说,蹬蹬蹬跑到她面前来,一开口就问她是不是姓田的,是不是女儿没了想见女儿。 这都城里任谁都知道的事,这么一个人知道也不奇怪,要放在以前,田氏理也不会理的。可这次李氏也拦不住,她就停下来跟癞头和尚说话。癞头和尚说自己是钱仙人遇钱才活,能帮她见女儿,可怕她家受不起这样的大福。 田氏当场就给他跪了下来,人家要她的发钗给,要她的手镯给,要什么,就给什么,东西取得干干净净,都给他,恭恭敬敬把人请回家,当祖宗供起来。m.Bo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