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来年。沈侯爷便这样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随着海盐被送往大燮各地,粮食连续两次丰收,刺史府人教会女工们制作的云香纱卖出大价钱,再加上山茶油继续行情走俏,不仅是琼州一地的百姓日渐欢欣鼓舞,连大燮的其他地方都开始注目起这个荒蛮之地——这到底是快宝地,还是沈安侯就是有这样的能耐? 林菁和沈安侯却无暇顾及外界的反应,他们还有太多计划要实施。沿海一带虽然不适合居住,可渔业却不能放松。新型的渔船被造出来,盐场步入正轨后,开始养殖海带和紫菜,水泥制作的堤坝和房屋虽然粗糙,但胜在结实,由府兵、渔民和土著山民组成的“海洋公司”大肆招收人手,一下子养活了近一半生活在潦倒边缘的贫民。 沈安侯也不怕他们泄密,毕竟海洋公司是军事化管理,还有不少青州庄子里来的“政委”给他们洗脑。好吃好喝的生活,未来就是希望,还有谁想干提着脑袋过日子的事儿?不过一年时间,这些人里头的探子被揪出来的被揪出来,自己反水“改过自新”的更是不少,沈大老爷松了口气:沿海海盗的势力分布,他总算是心中有数了。 林菁也没闲着,她在配置各种药材,解除琼州的瘴气和疫病之苦。琼州地处海边,潮湿温热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细菌,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丧命。然而按照医家的说法,万物相生相克,在这里必然有克制这些疾病的药材。于是刺史府人在府上安顿好之后便亲自带着医女跋山涉水,不知尝试了多少法子,终于找到了具有广谱适应性的药方,并做成易于携带的丸剂,无偿在琼州上下推广。 林夫人带着医女在前,孔氏和范氏兄弟便跟在后头。有了生命的保障,还能读书习字,做得好说不定就能被海洋公司或商队选上,从此成为人上人,琼州百姓们被支使的团团转,慢慢从背井离乡和不知所措中解脱出来,反而心中充满了希冀,主动想要做更多——沈刺史说了,只要他们听话,努力,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日子在前头等着。 这一年,琼州的赋税中,光是田税便比往年翻了三番。而更可怕的是,这个让人望而生畏的下州,居然交出了比上州还多的商业赋税、远在京中的圣人看着奏报不禁热泪盈眶,不愧是沈安侯啊,照这个架势下去,明年自己就可以将他拉回来当个好帮手了。 是的,京中的圣人最近过的并不好,他推行政策很不顺利,虽然世家们被沈侯爷“挟持人质”不敢跳的太过分,可暗中使绊子却越发嚣张。琼州能变得富庶兴旺确实令人欣慰,可对穆荇来说,还是让沈安侯呆在自己身边,随时给自己出主意怼世家来的更重要些。 如果让沈侯爷知道穆荇的想法,一定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差评。第一次自己在琨郡,这位便顾忌世家力量认输,将他扔到琼州来。如今自己到了琼州,穆荇却不能乘胜追击,反而还在一步步后退,这般领头人怎么看都是个没前途的。 好在这时候,沈安侯并不知道京中的局势。他正和所有太守县令并公子们围观自己的实验田庄。李懋走在最前头,给大家讲解:“之前我们看的都是两季稻,这一片田地是用红花草改良过的,现在是今年的第三季,不过产量比起前两季要差很多,田庄头建议还是只中两季好些,对土地的损伤也轻微些。” “那边看着更粗壮些的呢?”孔墨竹指了指前方。 “那也是下头埋了麦饭石,虽然第三季了,看着却比这边好。不过麦饭石并不常见,我们带着人翻遍了琼州境内,也只找到三处,因此并不适合广泛使用。” 两年之前,谁能想到,一个温文秀气的世家公子,会对农事如此精通?沟渠挖多深,植株行距多少,便是积年的老农只怕如今也比不上他。看着李懋并身后吴弘、邱湃,郑义三位少年,孔墨竹赞赏的对他们点点头:“你们做的很好,从明年开始,就全面推广咱们的种植方法吧。” 看三个少年大声应诺,沈安侯也开心,并提醒道:“这些东西都总结成册,发往京城。真正的功绩不是你能做到,而是你能让所有人都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凭着让琼州的田产翻个几倍,你们最多能得到些银钱奖励,可要是你们能让大燮境内的田产都翻倍,那便是可以封爵的功劳了。” “这些?”李懋也吓了一跳,在他们想来,这种种植方法算得上“独门秘籍m.bOwUchInA.cOM